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茶和天下频道

我的茶修养

2019-06-26 来源: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记者: 孙忠焕

  我的茶修养不是说用茶来修炼我自己,茶固然可以修身养性,但能用茶修养自己的人,首先是茶功夫很深的文雅之人,我显然还达不到如此高的境界。我所表述的“我的茶修养”是因我涉及茶文化之后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结缘,“知行合一”“致良知”成为我做好茶文化工作的主意,在茶文化基本知识的领域里“事上练”成为我琢磨茶文化的工夫,从而撰写成《茶文化的知与行》一书。此书发行后,受到茶文化界学者专家们好评,也受到社会上众多人士的点赞。天台山琼台书院院主娄依兴先生(浙江台州市政协原常务副主席),叫我在琼台书院交流讲学;全国著名茶文化学者、民俗学专家、江西社科院资深研究员余悦先生,让我在他们新开设的“六悦河·契茶书房”开第一课;浙江大学茶学系博士生导师屠幼英教授,分别让我与浙大第十二期茶学专修班和凤冈县领导干部研讨班同志们交流;茶学界新秀、著名茶文化学者周重林先生也让我到云南昆明他开办的《茶业复兴》社交流分享。在此基础上,中茶所周智修老师要我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第四届茶艺师师资班同志们交流德育。

 “知行合一”是修人的诚意和用心

  2013 年2 月,我应邀参加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担任培训部部长,我觉得当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是快乐的。我把茶研会当作我“老有所学、老有所养(涵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最佳平台。茶研会虽然是社团组织,也是可为社会做事的岗位,我们老同志不能在此把它当成养老、悠闲、玩耍的地方,也要尽快适应各种环境,在其位谋其责,力所能及地干好事。为此我一是多看茶与茶文化的书;二是虚心地向一切能者请教,尽快掌握茶和茶文化的基本常识,由外行变得更内行些。2014年11 月,浙江省永康市茶文化研究会成立时,我应邀出席祝贺并作即席发言。与会者们听了后感到新鲜并反响不错,我感到:“对于茶,我们中国人几乎人人知道,天天接触,但真正了解茶基本知识的人不多,懂得茶文化的人更少。”此后,我觉得,普及茶文化任重道远。以后,我把已逐步掌握的茶文化知识,有机会就主动与大家交流分享。我的讲稿《茶文化的知和行》,这里的“知”是“知道、了解”,这里的“行”仅把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身体力行地传播而已。随着茶文化不断普及,人们对茶文化的知识提出了鲜活性和接地气的要求,也有人问及“知行合一”的确切涵义应是什么?我回答不清楚。近一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常常告诫我们要“知行合一”,2015 年他又指出:“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经历了中国惊心动魄反腐倡廉斗争的十八届中共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常常意味深长地说:“我脑子里常浮现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两句话。”可见“知行合一”是个大学问,并对当今社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为此,我去查阅余姚县志关于王阳明心学的资料,既不系统也不解渴,以后,我去买了中国人民大学度阴山著的《王阳明——知行合一》1、2、3 卷和宿奕铭编著的《王阳明全书》等书籍,认真看了几遍,才知道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了解”,也不仅是“知识”,而是“致良知”。“致良知”的“致”是正或实现的意思,“良,善也”,“知”是识别能力。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做人的支点,良知光明时,我们就能撬动世界,驾驭天地(立心),统治万物(立言、立命)。面对纷繁复杂的人情事变,能快速找到处理它的简捷有效的方式;“行”,也不仅仅是工作和具体实践,而是“事上练”,是“致良知”的方法论。通俗地说,就是要从“良知出发”参与社会实践,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造自己的心理素质,炼就得动静皆定,泰山崩于前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以此冷静沉着、正确应对,最后进入“不动心”境界。“事上练”实际是练心、练诚意。这就是要求到人情世故上去练,喜怒哀乐是人情,富贵、贫贱、患难、生死是事变。事变也只是在人情里,只要能在人情事变上致良知,即就是最好的练心,即练意志和忠诚度,这才是“事上练”。

  “知行合一”的“知”与“行”的关系,简单说,就像茶水、茶叶与白开水的关系。想喝茶水,必须有茶叶,再有白开水冲泡才能有茶水喝,缺一不可。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原来只是一个工夫。”“知行合一”说的中心是“行”,就是实践精神,但“行”对应“知”也不局限于具体的实践,而是“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可见“行”的涵义很广,即内心感到善的念头,就要同时付之于行动,并在“行”中不断磨练自己,达到“致良知”。在王阳明看来,他倡导的良知,不用人教,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即人人心里本来就有的知善知恶,所有人在做错事时,心里都是清楚的,关键在人自己内心能不能“致良知”,肯不肯“事上练”,及时地行善祛恶而已。“真理就在我心中,但必须去事上练,只有去实践了,你才能更深刻地去体会这一真理。”“我们心里的良知是应对万事万物的法宝,无须去外部寻求帮助,因为人的力量永远来自心灵。当你的心灵产生力量后,外界环境看上去没有想象中险恶了。”纵贯王阳明的一生,他自己就是“知行合一”的一生。王阳明从小勤奋励志,青年时不以落第而耻、以心动而耻。成人后历经遭人嫉妒刁难的无奈,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怖,流放南蛮的绝望,无人问津的寂寞,荒野瘴气瘟疫的肆虐等千辛万苦,直至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龙场悟道”。使王阳明所有的困惑变得清晰,犹豫变得果断,并修炼成了强大内心。以后他又提炼出应对各种残酷现实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使王阳明心学更系统、完善。以后,他又历经朝堂的险恶,沙场的血腥,并屡屡遭受人生极不公正的待遇,凭借的就是他心学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仅用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扫平了困惑明朝政府数十年的南赣地区的八股巨寇;他义无反顾地冒着抗命和谋反的风险,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仅用了35天时间,在江西南昌平定了宁王朱宸濠之乱,只手扶住了明王朝社稷,更使百姓避免了一次生灵涂炭的灾难;他在55 岁重病期间,向明王朝提出退休的要求,不但没批准,还派他去广西平息部落匪患,他拖着弱不禁风的病体,仅用了8 个多月时间平息广西部落匪患,并提出一套民族自治的建议。57 岁的他在返回家乡的途中,船至江西大余县青龙镇赤江村时终因积劳成疾,病入膏肓而去世,临终时以微弱的声音,他告诉守护在他身边的周积等弟子们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警世之语。然而,王阳明遗体回浙江余姚老家途中,一路上受到百姓和弟子们“史无前例的缅怀,哭声震天,让整个南中国山摇地动”。王阳明在民间和有良知的人群中受到大家无限崇敬的爱戴和膜拜,但他在险恶的朝堂又一次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杨一清、桂萼等权贵们嫉妒他、攻击他、污蔑他,千方百计地要搞臭他,明朝皇帝朱厚熜(明世宗)削夺了他新建伯的爵位。直至40 年后明朝第十二代皇帝朱载垕(明穆宗)为他平反,追封王阳明为新建侯、谥文成,客观地还王阳明一个公正,还后世人一个公正。实际上这追封对王阳明毫无意义,因为,王阳明的后半生建匡世奇功,但他一直在不公正待遇的泥潭中遨游,他凭借“致良知”“事上练”,始终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从来没因不公正而动心过。如果他还活着也不会为此封侯谥勋而动心。王阳明倾其一生都在追求真理,他是“知行合一”心学的创立者,又是“知行合一”“致良知”“事上练”的践行者。国内外学者们称他为“内圣外王的”“真三不朽”的“圣人”和“伟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未来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经济、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常常告诫我们要“知行合一”,这是多么的深刻和必要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让人“用心”,用心其实就是一种“致良知”“事上练”的诚意和责任感。做任何一件事,只要你有诚意,能用心,天下就没有难事。因为心外无事,一切事都是心上的事,道理就在你心中,你用这个道理,就能成事。做茶和茶文化工作也一样,只要肯用心,外行可变内行,不能会变能,能会变精。

  这几年,我对茶文化的学思和践行上,把握几句话:“学而知、知而思、思而辨、辨而明、明而行、行必果。”

  做事先做人,贵在专、贵在精、贵在正、贵在诚

  当年,明朝户部侍郎乔宇当面请教王阳明:专心下棋做文章与圣贤之道(即做高尚人)的关系。王阳明回答说:专于圣道才算专,精于圣道才算是精。专心下棋而不专心于圣道,这种专是沉湎;精于文章而不精于圣道,这种精是癖好。圣道是既广又大的,文章技能虽然也是从圣道中来,但是只卖弄文章和技能这就离圣道太远了。所以,非专便不能精,非精便不能明,非明便不能诚。古书说,惟精惟一,精是精粹,专是专一。精然后明,明然后诚。所以,明是精的体现,诚是精的基础。一,是天下最大的本体;精,是天下最大的功用。从而王阳明多次教导他的弟子和朋友做学问做事贵在专、贵在精、贵在正、贵在诚。王阳明的“心学”“知行合一”“致良知”概括起来两个字——“诚意”。所谓诚意,就是不欺骗自己良知,诚待别人,按做出的判断去行动。王阳明说:惟天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只要你信守并践履“诚”,那就能成就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社会之中,要想过得美好如意,诚是唯一的武器。以上观点,与最近俄罗斯总统普京所说:“没有忠诚,能力一文不值”,如出一辙。

  一个人的德行只能在自己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中才能修养而成。王阳明曾对他的弟子说:“工作即修行”“心学不是悬空的,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才是最好归宿。我常说要事上磨练就是因此。如果抛开事物去修行,反而处处落空,得不到心学的真谛”“工作即修行,工作情境就是标榜进取精神最好的修行之地”。所以,我前面说,茶是不可能修炼人的,只有在“事茶”(这里的“事”是动词,“茶”是有一切有“茶事”元素的工作)过程中,能静下心来潜心的钻研,真诚地把自己所从事的茶事做到专、专而精才算明心见性地达到修行自己的人格和情操,这就叫“事上练”。我的《茶文化的知与行》一书不是回答茶文化该“知”什么、该“行”什么?我是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工作岗位上努力学思的感悟和成果。书发行后,许多学者、专家级的老师们和社会上给予了很大鼓励,如著名茶文化学者、云南籍新秀周重林先生说:“《茶文化的知与行》以两个故事开局,更多的亲身经历贯穿书中,没有套词,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所以整本书我读下来,可以用四个字总结:新鲜、诚意。新鲜是我的第一感受,诚意贯穿在整本书里。”琼台书院院主娄依兴先生说:“在《茶文化的知与行》一书中,孙先生写出了他在学习思考茶文化中‘致良知’和‘事上练’的心迹,所传的不仅是茶道,同时也承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之道。”著名茶文化学者、江西省资深研究员余悦老师说:“《茶文化的知与行》是一本智慧书,是作者茶修养心路历程的生动展现。也是一本哲学思辨的书,是借鉴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点,而又对茶文化有全面、深入认知的著作。全书把握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理解及深刻和鲜活,把茶文化精髓解读得专业系统而又亲切生动。还是一本具有启迪性的著作,能够吸引与帮助茶圈之外的人员走进茶文化。”浙江日报的资深理论评论家吴建平先生说:“我原以为玩茶文化是茶界圈子人的事,孙先生的《茶文化的知与行》,用一种独到的视角和鲜活的叙述,为读者打开了讲好茶故事、传播茶文化的另一种方式,在知茶、爱茶、事茶、论茶的文化时空中给予人们珍贵的滋养。”老师们的点评尽管是鼓励,但我确实把茶文化领域作为我修行的场所。我在书的第一部分章节,“学而知之、思辨而明之、笃而行之、力合知行合一”的“四个阶段”及“应不负期望、牢记责任,身体力行、努力传播,吸取贯通、要有自己见解”“三层含义”中已有表述。

  “致良知”茶要面向社会大众,“事上练”茶文化要创新、客观、真实、有见解

  在我看来,一切事茶者都应以“茶为国饮”“以茶惠民”为己任。王阳明的弟子王艮说:“百姓日用即道”,茶也一样,能让百姓广泛喜用、受益才是最根本的“茶道”。茶禅一味说的是茶禅可同修,都是修“明心见性”的真实性。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宣方说,“茶禅一味”修“平常心即道”,修“本地风光”,修“本分事”。由此说明茶修就要“道法自然”。在他看来,喝茶要识茶味、懂茶性、知茶事,在此基础上,别贪、嗔,走向修炼的境界。对茶和茶文化无论是实用的、还是艺术的、修炼的,概括起来10 个字值得我们研究。

  茶之质“清”。茶自然质地清净,苏东坡称茶为“清白之士”。事茶者如能心净、手净、器净、水净、茶净,那么茶就如唐代韦应物所称“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凡尘”。茶之味“苦”。茶味虽苦,但不留口,只要好好去品味,回味无穷。人生虽苦短,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活出滋味,活出精彩的人生。

  茶之礼“敬”。唐末刘贞亮说:“以茶水礼仁”“表敬意”,但礼不是敬的本质,在国学大师那里“敬即便是礼,无己可克”,“敬”更是人生“自性的庄严”。人能懂得敬畏茶、敬畏天、敬畏地、敬畏大自然、敬畏人文、敬畏别人,本身反映了懂得“天地万物一体”的理性尊严,人如能抱着真诚澄静的敬畏“天地万物”,“天地万物”也会造福于你。

  茶之韵“静”。中国古代哲人历来倡导“虚静观”,以追求“宁静致远”,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完善自我人格。“静”是沉静、无声无息的清寂、平平和和的宁静,茶须静品,才能“品茶品味品人生”的境界,宋徽宗说:“清和淡洁,韵之致静”,大概就是这其中的道理了。茶之德“俭”。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饮茶不宜太复杂繁琐,茶艺作为一种美的艺术,或仪式感的敬意,也不宜过分夸张做作,能表现出一种“境界”就成功。我以为茶性本是俭的,如果玩得过分奢华浪费,玩物丧志是历史的沉痛教训。

  茶之魅“怡”。怡的意思是和悦、愉快、怡悦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情怀。茶所以不仅受文人雅士与喜欢,也受老百姓歇力休闲的快乐,从科学的角度说:“主要是茶叶中特有茶氨酸会促进人体中的多巴胺大量分泌,而多巴胺是主导人体情感悦感的物质。”

  茶之魂“和”。和是中庸包容,和而不同。各种茶、各种味、各种制饮方法,可以适应各种饮品需求的人,茶不仅可饮品、也可赏鉴,饮茶是民间的状态,品茶是社会的姿态,雅俗共赏等,实际上反映了茶的适应性和“百搭性”,这就是茶的包容性。所以,中国著名茶学专家陈香白教授曾说:“在所有汉文字中,再也找不到一个比‘和’字更能突出中国茶道的内核,涵盖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

  茶之品“美”。对品茶者和茶艺来说,美在茶,美在水,美在器,美在人,美在神态和美在环境。美,不仅是好看、漂亮,美是有内涵的韵味,美在人所追求的清雅多姿,赏心悦目,韵高致静。和谐就是美,所以“美其所美,美人所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茶之功“养”。人们喝茶的第一要义是有利于养生健康,唐代卢仝的《七碗茶歌》把茶对人身心的保健功能描述得淋漓尽致了。陆羽《茶经》一之源指出:茶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

  茶之真在于“自在”。品茶不宜太刻意、太复杂、太夸张,一切顺其自然,只要适合自己的茶才是“上品”的。“自在”才能品出真茶、真味、真心境。修炼也强调“平常心、顺自然、本分事”。茶的内质和人们饮品茶时种种感悟,构成了人们哲理意义的“茶道”。

  当然,还可以有许多表述,实质上都是茶的饮品者对茶的自然属性与饮品者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相结合的精神产物,只是“月映千江水,千江月不同”而已。茶文化应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

  茶艺作为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有推陈出新的话题。近30 年来,中国茶艺蓬勃发展,茶艺师为弘扬茶文化、传播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给人们美好的茶生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不可否认,社会上对当今某些茶艺及表演也颇有议论。中国茶艺要健康发展,茶艺师至关重要,茶艺师是集茶知识、文化、礼仪、健康、美育于一身的崇高职业。怎么让中国茶艺健康、持续、创新的发展,师德很重要。“师者,人之模范也。”“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己之才学为人所尊,乃可诲人以进修之要;己之性行为人所重,乃可诲人以操履之详。”师德正,茶艺才会更得法。

标签: 茶文化;王阳明;知行合一;良知;致良知;事上练;茶文化的知与行;茶艺师;学者;修养 编辑: 朱冬艳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本文为形象展示内容。

微信订阅号

“178好茶”微信公众号

食罢一觉睡,起来闲聊茶

我的茶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