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茶和天下频道

苏中强:中国茶机突围者

2019-05-16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朱冬艳

  浙江在线-茶和天下网5月16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朱冬艳)刚刚结束的中国·开化龙顶茶王争霸赛上,衢州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茶机之都”的荣誉称号。“三年前衢州红五环和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联合创建了浙江大学茶叶装备研究中心,开启了衢州茶机攀登科学高峰之路,拥有了从装备原理到制茶工艺的近百项国家专利……”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红五环茶业装备研究中心主任苏中强作为衢州的茶机行业代表回顾了衢州茶机的发展。活动结束后,苏中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最近申报了25 项新的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等申报成功,我们就有92项专利了。”

苏中强在茶园

  时代在召唤:进入茶机市场

  “我进入茶机行业,看上去是个很偶然的机缘,但其实不然。我曾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进行调研,发现茶机行业是个值得打拼的行业,因为我有20多年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从业经验,又在工业自动控制及机电设备制造行业里干了十多年,有技术上的优势。”苏中强说,茶机在机械行业里面并不难。同样的东西,如果用矿山机械、电力自动控制等技术来生产茶机,茶机的精度能有很大提高。“茶机的生产制作,难就难在要以做出茶叶的品质作为标准,这又与茶叶机械学、茶叶审评学等专业密切相关。”最初只是简单的尝试,却让苏中强的茶机渐渐在茶企中有了口碑。这次摸底,让他对茶机行业产生了兴趣。经过对茶产业的深入了解后,苏中强发现,随着市场经济形势发展,人们消费理念逐步成熟,规模化生产、产品批量大,质量稳定、有茶味、香气好、性价比高、老百姓爱喝爱买的茶就是好茶的共识已基本形成。这就要求茶叶机械开发要以各类型茶叶产品的统一标准为前提,按照食品加工规范进行设计,逐步统一和完善机器、生产线的形式与结构,分类定型并形成系列,

  为新形势下的茶产业提供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茶叶加工性能良好、茶叶品质稳定的茶叶机械。

  经过了近一年的考察,2014 年8 月,苏中强正式投身茶机行业,创建了浙江红五环制茶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他组织团队,将我国市场上的主流茶机进行研制、创新。2014 年红五环11 个产品通过了农机推广鉴定,2015年又获得了16 个并且申请了21 项专利,授权的有13 个。此外,2017 年“红五环”还成功研制了首条连续化抹茶生产线,弥补了当前我国抹茶生产线完全依赖进口的短板。

  从颠覆传统的静态渥堆式发酵的动态均透式红茶发酵机到不但能控温控湿控时还能控氧的黄茶焖制机,从多种茶形的大型绿茶生产线柔性化设计理念到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的大型日式蒸青连续化抹茶生产线的系统集成,苏中强在艰苦坎坷中一路高歌,在突破创新里一路前行。

  截至2018年,“红五环”已经有200多个产品投放市场,是中国生产茶机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这一切,只用了不到5 年时间。

  力量在形成:打造专家团队

  随着茶机市场的发展,人们对茶叶加工标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如何将单机制茶工艺合理的集成,实现连续化、数字化、智慧化的生产线?如何将现代科技植入到茶叶生产行业?如何通过茶叶机械来“解放”劳动力?是每个茶机行业从业者都要思考的问题。但近几十年来,国内的茶机制造厂开始改制,行业里的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精英大量流失,导致产业的基础出现了问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茶叶机械相关专业也相对弱化,甚至出现断层,有的老教授70 多岁了仍然坚持在教学岗位上。”苏中强介绍说,茶叶机械技术传承后继无人,专业人才可遇不可求是茶机行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阻力之一。

  面对困境,“红五环”为何能在茶机市场上“一路高歌”?在苏中强看来,“红五环”的今天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能走到今天,多亏了国家级的专家学者们的无私奉献。”程启坤、权启爱、姚国坤、王岳飞等几十位茶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团,形成了“红五环”坚实的研发力量。

  2015 年四月采茶时节,苏中强在湖北大悟的茶山里,看到百来位六七十岁的采茶工挥汗如雨。眼前的场景令他心酸,也让他下定决心:未来,“红五环”要改变茶产业的愿景。“10年以后谁来管茶园, 10 年以后谁来采茶叶,10 年以后谁来做茶? ”这样的疑问从那时起便时刻提醒着苏中强。数以千亿的市场需要更质优价廉的茶产品,茶产业更需要高效、节能、智能的装备去改变落后的面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红五环”联合国内几十位顶级茶学专家共同助推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并得到了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和中茶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以科技创新来驱动茶产业的工业化进程,取代小农经济作坊式的生产模式,是产茶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苏中强说,未来红五环还将制造出一批批具有先进技术的茶机设备,助力茶业装备的制造业能够尽快登上世界的高峰。

  技术在发展:投身教育事业

  2015年7月15号,红五环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带着40 多位年轻教师及学生到这里参加社会实践。苏中强知道后非常开心,还把自己21 个专利的构思和创意全部拿出来跟他们分享。“这些教师跟学生都是未来中国茶业的希望,知识的传播能加速这个产业的发展,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一点力量来推动茶行业的发展。”

  2016 年1 月,在浙江大学农学院举行的浙江红五环茶业装备战略发展座谈会暨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红五环茶业装备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苏中强被聘任为浙江大学红五环茶业装备研究中心主任。来自浙江大学、茶科所、中茶院、农业厅、老茶缘等涉茶单位的专家们,对“红五环”在短时间里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红五环茶业装备战略发展纷纷献计献策。此外,苏中强还被聘请为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员。

  此后,2017 中国茶叶科技年会、第五届中国——东盟十一国茶文化论坛、2018年四川——广西农业机械和食品加工机械装备产业发展高端论坛……各种大型茶事活动、高端论坛上都能看到苏中强的身影,他始终在积极宣传新颖的茶叶机械理念,希望用科技创新去驱动茶产业的工业化进程取代小农经济作坊似的生产模式,让更多的茶农富裕起来。

  除了在“前线” 奔忙,苏中强还被聘为中国茶叶学会茶机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科技特派员,贵州大学茶学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兼职教授。这几年,他专注于教学科研工作,将最新的茶业装备制作理念从生产车间带到三尺讲台上。“茶界的老前辈们,把他毕生的积累全部交给了我们,未来我们要努力培养更多茶业装备开发、生产、应用人才,建立茶业装备开发、生产及应用的良性生态体系。”本着这样的初心,苏中强坚信在一批批茶人的努力下,中国的茶机行业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目前,我国茶机机械装备相对落后,几十年的发展甚至没有跟上产业发展的步调,接下来如何补齐这块短板是一个重要课题。这几年,“红五环”担当起打造中国茶业装备行业的航母责任,带动整个茶机行业的变革,推动其向标准化、规模化、数字化发展。在苏中强看来,未来茶机械领域的科技创新将给国内传统茶叶制作带来一场创新变革,“红五环”抹茶生产线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未来他们还要尝试走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的道路,用现代科技去诠释传统制茶工艺,对茶机的工作原理和制茶工艺进行创新,带动茶农致富,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茶机。

标签: 苏中;浙江大学;茶业;茶叶;研究中心;中国茶;红五环;茶叶机械;衢州;茶产业 编辑: 朱冬艳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本文为形象展示内容。

微信订阅号

“178好茶”微信公众号

食罢一觉睡,起来闲聊茶

苏中强:中国茶机突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