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古称“阳羡”,据史料记载,宜兴产茶始于东汉,盛于唐代,是最早的古茶区之一,“茶的绿洲”名扬四海,有着“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之美誉。宜兴现有茶园面积7.5万亩,年产干茶6000多吨,总产值3.2亿元,是宜南山区的主导特色农业,也是江苏省最大的商品茶生产基地,2008年荣获全国首批“中国名茶之乡”称号。
长期以来,宜兴十分重视茶产业的发展及茶叶龙头企业的培育,涌现了乾元、盛道、御茶、珍香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龙头企业,带动了茶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国内、省内专业性名特茶评比中屡获佳绩,宜兴茶叶逐步得到业界人士、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主要做法
(一)创建公共品牌,凝聚集群效应
一是先后打造了“阳羡茶”、“宜兴红”两个区域公共品牌,并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二是壮大组织规模,凝聚集群效应,目前有21家和33家规模茶企分别加盟两个区域公共品牌。二是强化宣传推介,组织茶企参加济南、上海、杭州等各类大型茶博会,开展了名茶评比、专家论坛、两岸茶会、品牌发布会等多种茶事活动,利用“今日头条”、“江苏卫视”等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三是制订了品牌管理办法,强化授权管理和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行为。
(二)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合作组织
一是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当前,宜兴茶企已有省级龙头企业6家,无锡市级龙头企业11家,宜兴市级龙头企业22家。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积极吸纳规模较小、资金不足的茶企入股合作,抱团发展。二是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培育联合优势,促进形成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运作模式,提高茶产业整体竞争力。目前列入2019年度政府优先扶持的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个,合作社入股成员1195人;家庭农场7家,面积1150亩。如宜兴珍香茶业专业合作社与周边722户茶农签约收购鲜叶,辐射带动茶园面积2000多亩,带动周边茶农增收550万元,有效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化茶业的衔接。
(三)加快品种改良,建设生态茶园
一是引进适合本地种植的无性系良种,加快老茶园更新改造,目前,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已达60%以上。二是坚持生态优先方针,高标准建设道路、沟渠、林带、绿化等基础设施,推进茶园标准化建设,形成如阳羡茶产业园等一批 “苏式生态茶园”。三是加强技术指导,推广杀虫灯、黄板等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据统计,全市有茶园绿色防控面积近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1500多亩。
(四)严格质量管控,提升产品品质
一是引导茶企加大基础设施、生产设备等资金投入,打造了一批基地环境优美、功能布局合理、车间整洁明亮、安全规程保障的标准化现代茶企。二是开展相关认证。全市所有茶企都通过了SC认证,建有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7万亩、茶叶“三品”165只。三是颁布“无公害农产品 阳羡雪芽茶生产技术规程”和“无公害阳羡雪芽产品标准”两个省级标准,建立茶叶质量管理办法,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五) 调优产品结构,适应消费需求
一是发展名优茶。2018年,全市名优茶产量近830吨,产值近2.3亿元,名优茶经济已成为全市茶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二是紧跟“红茶热潮”,大力发展红茶。当前,全市年产红茶3000多吨,占茶叶总产量的50%左右。三是适度发展白茶、黄茶、青茶等特色产品,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四是开展茶叶精深加工,提高茶资源利用率,目前全市有17条碾茶生产线投产。
(六)聚集资源优势,推动融合发展
一是发挥阳羡茶(宜兴红)、紫砂壶、金沙泉独特“饮茶三绝”资源优势,重视与陶艺、茶艺的共同发展,开展了“行四季茶路,寻紫砂之源;赏名家壶艺,品宜兴红茶”、“开壶抱茶香天下”等茶文化活动。二是发展茶园生态旅游,鼓励茶企利用茶园优美的生态环境,开发集游客参与度高、体验性强、融科普文化于一体的旅游产品,推动茶资源的融合发展。
二、主要经验
(一)领导重视,厚植发展
茶产业是我市宜南山区的农业主导产业,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积极意义。长期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现代茶产业发展,科学制定规划及措施,以市场为主导,以特色为原则,因地制宜,把产业发展和市场需要相结合,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了我市茶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健全政策,形成机制
一是建立茶叶政策保险,针对茶叶生产期突发的低温冻害、高温旱害等灾害,给予一定的赔偿。四年来,全市茶园受损累计约2.5万亩,茶农享受保险赔偿金额1200余万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茶农损失。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更多的各类社会资本进入茶产业,形成以财政资金为导向,企业资金为主体,银行信贷资金为依托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 强化扶持,引导发展
一是结合我市“高质量发展”政策,对老茶园更新改造、参加茶叶展销会、获国家级省级名特茶评比金奖的茶企茶农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奖励。二是开展标准园创建,高标准建设道路、沟渠、林带、绿化等基础设施,对符合标准园创建的茶企,给予资金扶持,提高了茶叶生产的设施水平。三是借助各级各类项目,引导茶企茶农加大资金投入,提升茶叶产业化经营能力与水平。
三、工作打算
(一) 树立质量兴业理念
安排专项资金,鼓励衰老茶园改造,对良种茶拓植给予奖补。支持“三品一标”认证,对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扶持茶企加工技术革新,提升茶叶产业化经营水平。严格产地质量建设,抓好绿色生产技术的普及推广,以优良的品质赢得市场信誉。支持茶企围绕需求端加强新品研制与市场开发,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二)加强龙头企业培育
龙头企业是茶叶品牌建设中的主体,是培育驰名、著名品牌的重要载体。将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拓展基地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和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积极引导、扶持区域性品牌建设,以增强“阳羡茶”、“宜兴红”公共品牌的发展活力与品牌产品的市场扩张能力。
(三)搭建宣传推介平台
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组织茶企参加国际、国内专业性茶叶展示、展销活动,举办好各类茶事活动。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加强“阳羡茶”和“宜兴红”公共品牌的宣传推介,营造品牌宣传攻势,以活动促宣传,以活动扩影响。
(四)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做好茶产业与旅游、文化、紫砂等产业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鼓励茶企拓展思路,变封闭式生产为开放式经营,利用宜兴茶叶优美的生态环境、优秀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底蕴,注重以茶为核心的多元化产品开发,丰富茶产业经济,努力打造农村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亮点工程、宜兴模式。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本文为形象展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