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起因
光山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是古淮南著名产茶县,国家划定的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重点区域和信阳毛尖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全县辖22个乡镇(街区),360个行政村(社区),现有茶园面积24万亩,茶叶总产量10090吨,产值111260万元。拥有省市级茶龙头企业7家,160家涉茶经营主体,近600个茶叶加工厂点,注册茶叶品牌28个,食品安全SC认证26家,“三品”认证茶企业10家,机械连续化生产线23条(套)。年生产加工能力23600吨,产品涵盖绿、红、黑、青、白、黄六大茶类,5万余名光山籍茶商活跃在全国各地,买全国茶、卖全国茶,茶产业龙型经济初具雏形。近年来,近年来,光山县以习近平“两山理论”为指导,抢抓国家扶贫开发、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不断强化茶产业健康、绿色、创新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茶产业的突围发展和跨跃发展之路,形成生态和经济双赢、品牌和效益同步、产业和扶贫相促进的良好局面。光山县先后被国家行业组织授予“中国茶业百强县”、“中国茶业转型升级示范县”、“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业扶贫示范县”称号。
二、做法与成效
(一)突出绿色化,狠抓发展和产品质量安全
从全国层面讲要“稳控茶园面积”,就信阳尤其是光山而言,茶叶生产基地良种化、规模化、生态化建设仍然是短板。同时,大面积开展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三品一标”认证,保障茶产品质量安全尤显紧迫。为此,光山县坚持一手抓生态茶园规模化建设,一手抓茶叶质量安全保障。在生态茶园建设上,一是发挥茶树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优势,依托县域内二乡三村3个繁育基地,巩固提升良种繁育面积100亩,常年自繁出圃无性系良种茶苗1200万株以上(良种茶苗自给率50%左右),为全县生态茶园良种化、规模化建设提供了支撑。二是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推动新茶园标准化建设。县政府出台《茶叶生产基地建设良种补贴办法》,县财政每年拿出200~300万元,对良种茶苗每株给予0.1元的补贴,对繁育基地引进特色品种每株给予1.0元的补贴,有力地支持了以涉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以贫困村“房前屋后一亩茶”建设为补充的新茶园建设。“十三五”以来,每年新建无性系、标准化茶园5000~8000亩,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在质量安全保障方面,实施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创建绿色、有机食品茶园,成为众多品牌茶企业(包括合作社,下同)共识。继市政府出台《信阳市茶叶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奖励办法》(信政办〔2015〕6号)之后,2016年,县政府出台支持特色产业生产发展奖补政策(光政办〔2016〕57号),坚持政府引领、市场推动,生态茶园“三品一标”和食品安全SC认证工作持续推进。市政府对通过有机茶园认证,认证面积500—1000亩,一次性奖励2万元;认证面积1000—3000亩,一次性奖励4万元;认证面积3000亩以上,一次性奖励5万元。新建标准化初制加工厂,并通过SC等相关认证,年实际加工名优茶20~50吨或大宗茶50~100吨,一次性奖励10万元。年实际加工名优茶50吨以上或大宗茶100吨以上,一次性奖励20万元。县政府对基地面积100亩以上“三品一标”茶企业给予5万元以奖代补,对新上清洁化、连续化生产线的茶企业给予10万元以奖代补,对通过QS认证(SC许可)茶企业给予10万元以奖代补。2006年以来,光山县茶企业获得市县两级奖补资金,每年都在100万元以上。2018年,光山县新获SC认证企业6家,新获 “三品一标”有机食品(茶)认证面积1910亩,绿色食品(茶)认证面积9271亩,无公害农产品(茶)认证面积765亩。信阳茯茶、信阳毛尖先后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PEOP)”。
(二)突出智能化,狠抓科技进步和工业转型发展
在茶产业转型升级中,光山县始终坚持一手抓科技进步,一手抓工业化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在全国茶叶经济年会上,光山县被评为“中国十大茶业转型升级示范县”。一是坚持产品创新,开发多茶类生产。自2015年以来,连续5年成功举办“采茶能手竞赛”和“谷雨斗茶会”活动,重奖采茶、制茶能手,4人荣获“光山茶工匠”称号,弘扬了茶工匠精神,引领了科学种茶、采茶、制茶风尚。紫云苏山春、赛山玉莲、蓝天茗茶等品牌,连年(届)获得“中茶杯”、“华茗杯”、“中绿杯”大奖。光山县除生产信阳毛尖茶和信阳红、赛山玉莲、翠竹峰、杏山竹叶青等地方名茶外,2017年,“光山白茶”被认定为省级新名茶,“信阳青砖茶”、“信阳茯茶”、“蓝天白饼茶”、“光山金芽”被认定为省级新产品。茶叶产品涵盖绿、红、黑、青、白、黄六大茶类,成为河南省多茶类生产的典范。辰龙茶叶成为信阳市高新技术企业、外向型出口茶龙头企业。二是坚持生产换线,加快产业工业化转型。近年来,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推动下,在国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下,2017年,辰龙茶业精制眉茶全自动生产线技改投产,产能提升至1.5万吨,当年实现出口创汇1069万美元,较上年增长2.53倍。据统计,2016—2018年,光山县使用财政涉农整合资金2800万元,支持了20家茶企业新建标准化厂房(仓储)12000平方米,新上清洁化加工生产线18条(套)、包装线3条(套)。继辰龙公司年产8000吨精制眉茶生产线建成投产、蓝天茶业“蒸青毛尖”技改成功之后,四季香2000吨黑毛茶筛分线和2条年产8000吨以上青砖茶、茯砖茶生产线建成投产,3000平米黑毛茶标准化仓储投入使用,赛山悟道公司5000吨绿毛茶加工生产线投入运行。东方盛世、弦国春、大尖山、五岳湖等一批市、县级茶龙头企业实现生产换线,初步达到连续化、自动化,15家茶叶企社实施清洁化、连续化技改,产能提升到1万公斤以上,成功实现“小升规”。全县茶叶加工生产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水平从整体上得以提升,茶产业工业化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三)突出市场化,狠抓品牌建设和联盟合作市场拓展
近年来,市、县两级政府高度重视茶叶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工作。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市政府每年拿出300万元支持品牌建设,2018年增加到500万元。光山县每年拿出400万元支持茶产业生产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茶叶区域品牌创建和市场拓展。二是强化办展参展。除组团参加中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业博览会、中国(杭州)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投资展览会等,展示信阳毛尖和豫茶品牌形象外,茶企业还自主参加广交会、欧亚茶博会,甚至跨境到蒙古、俄罗斯等国参展,达到了品牌宣传推广和对接市场的目的。在会展经济和品牌战略推动下,“蓝天茗茶”中国驰名品牌和“赛山玉莲”“紫云苏山春”“四季香”等省级著名品牌茁壮成长,成为信阳毛尖和豫茶的代表性品牌。三是强化联盟合作。蓝天茶业充分发挥产能、技术优势,走“公司+基地+农户”路子,建立产业联盟体系和利益共享机制,保障了“茶饮料”、“茶食品”、“代用茶”、“便携茶”、“订制茶”、“专供茶”等系列茶饮品的规模化生产。通过强化与中石油中石化等百强企业和农业战略联盟产品订制深度合作,加强与天猫、京东及其它新零售平台合作开拓市场,实现年销售收入 16863.69万元,税后利润1240.16 万元,产销率达95 %,成为信阳毛尖驰名品牌和豫茶代表性企业。悟道茶业深耕凉亭万亩茶乡,联合16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众多茶农,打造赛山万亩生态有机茶初建成效,2018年加工各类干茶120吨,实现销售收入15302.7万元。其中,新研发的“玉莲飘雪”茉莉花茶,投放华中和华北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上市2个月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四季香茶业深耕苏山、赛山、杏山几大茶区,从“以修剪换原料”,到与38家合作社(家庭农场)深度合作,推广夏秋季机械化采茶,保障了青砖茶、茯砖茶规模化生产的茶青供给。 2016年,首批61.3吨青砖茶出口蒙古国,近年对蒙对俄出口连年番升,累计出口量达480吨,成为“一带一路”紧压茶出口领军企业和品牌。辰龙公司成功拓展“一带一路”中亚、非洲市场,外贸出口持续增长,2018年已报关出口4800吨,创汇1200万美元,成为我国最大的外销绿茶加工出口企业之一。
三、经验与启示
(一)大力发展茶产业,坚定地走产业扶贫的路子
光山县既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国家重点产茶县,茶产业是光山县传统优势产业。2016年2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栗战书同志考察指导光山县扶贫工作时,充分肯定了“房前屋后一亩茶”的做法。几年来,在脱贫攻坚战中,通过实施茶产业扶贫项目,带动了茶区乡镇2094户、8586名贫困人口,每年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通过落实产业扶贫政策,实施涉茶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培训1097人,支持2227个贫困户发展“房前屋后一亩茶”4243亩,培育了持续增收产业。2017年,在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光山县被命名为“中国茶业扶贫示范县”;2018年底 ,全县42个涉茶贫困村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
(二)“抱团”分工协作,组建产业联合体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具有独立经营,联动发展,龙头带动,合理分工,要素融通,稳定合作,产业增值,农民覆盖等基本特征。光山县蓝天茶业、四季香茶业、悟道茶业等龙头企业,发挥自身产能、技术、市场优势,牵头组建产业联合体。实践证明:一方面,产业兴旺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离不开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支撑;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形式。
(三)开发多茶类生产,形成区域产业(产品)优势
近年来,光山县从产业结构调着手,试验示范推广了多个白化茶类品种(包括白茶、黄茶等),丰富了绿茶品类,给企业和茶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蓝天茶业利用夏秋茶鲜叶资源研发出 31°老白茶,并得到市场认可,已形成批量生产,带动了下游企业和茶农增收。四季香茶业开发信阳青砖茶生产10多年,2019年研发出信阳茯茶,并获得 “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PEOP)”认定。信阳青砖茶、信阳茯茶规模化生产,推动拉动了夏秋茶机械化采摘和生产,显著地提高全县茶园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实现了联盟企业和广大茶农稳定增产增收。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本文为形象展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