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红”是贵州省黔西南州重点打造的区域公共茶叶品牌,它产于“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贵州省普安县。
一、“普安红”的前世
“普安红”茶的前身,是传承千年的布依“福娘茶”。据《夜郎风物志·濮越篇》载:“每岁清明,山野间茶树嫩蕊抽发,清香满野,濮人遣女入山摘茶,以秘法酿制成,曰福娘茶,将作礼客之至物。其茶香异于常,烹煮时香风溢野,饮之使人熏然欲醉,如梦至南柯耳。”
普安县茶叶种植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主要种植在江西坡和青山两个乡镇,茶叶加工都是原始的手工作坊。1985年,贵州省农业厅茶叶项目办与普安县人民政府在江西坡镇联合开发万亩红碎茶基地,同时成立了普安县茶场(国有茶场)。随着茶园种植规模的逐步扩大,普安县茶场先后在江西坡镇分别成立二厂(大洼茶场)、三厂(东南茶场)、四 厂(白水茶场)3个分场,1998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3.05万亩, 2007年普安被列为全省第一批20个茶叶生产重点县之一。
普安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四球古茶树2万多株,千年以上树龄的有3300多株,树龄最高的长达4800年?。在古老的茶树中,茶树原始型在茶叶化学成分中,表现为简单儿茶素与复杂儿茶素的组成比率,组成比例越低基因越古老。据贵州省茶科所测定,普安县四球茶简单儿茶素含量为37.64~77.57mg/g,比率28.45~36.96%;复杂儿茶素含量为17.33~38.01mg/g,比率仅为13.14%~21.09%;简单儿茶素与复杂儿茶素的组成比率低于其他地区茶树平均比率。四球古茶制作的“普安红”,被业界誉为可以喝的活化石。1980年,在普安县境内发现上百万年“四球茶”茶籽化石,充分证实了普安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古茶树之乡”。
2015年5月12月,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公安部部长、党委书记、中央政法委副书记、总警监(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时任贵州省省长)陈敏尔,在普安调研品尝了“普安红”茶,建议命名为“普安红”,并作出了“要大力抓好‘普安红’茶、统一品牌打造”的重要指示。“普安红”茶是采用清明时节幼嫩的芽叶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集文化、工艺、品味为一体的布依民族特色产品,有时、技、意、韵、香五大特点。通过“萎凋—揉捻—发酵—烘焙、提香”等工艺加工而成的普安红茶,其外形细紧,条索肥壮,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带甜,深受品茶爱好者的喜爱。独特的地域特色加上精湛的制作工艺,成就了“普安红”“外形条索细嫩、芽毫显露、显锋苗,色泽光润,汤色橙黄清澈明亮,香气滋味呈蜜、果、花香,香锐悠长、口感醇厚甘爽,叶底呈金针状、匀整、软香鲜活,独具韵味”的品质特点,让人回味无穷,被茶界誉为“中国中大叶种红茶的代表”。
二、“普安红”的成长
近年来,贵州省普安县按照“强龙头、树品牌、带农户,打好产业扶贫硬仗”的要求,把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一县一业”强力推动,将“一红一白”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依托茶产业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布局茶产业基地,推动茶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持续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推进“普安红”向规模化发展
我们结合普安实际,明确了“普安红”茶叶优惠政策,种植茶园每亩补助1800元,农户连片种植茶园50亩以上,奖励2000元;企业或合作社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集中连片种植茶园2000亩以上,奖励1万元。我们以每年种植不少于5万亩的面积推进茶园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将基地面积发展到30万亩,正常投产茶青年总生产能力达6万吨。
(二)推进“普安红”向标准化建设
围绕“普安红”茶叶种植、收购、研发、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引进浙茶集团、福建正山堂、黔茶联盟等龙头企业建设精品茶叶生产线,实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成本、统一保险、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8统一”经营模式,研制出一套科学完整的“普安红”加工工艺,保证了“普安红”产品质量。
(三)推进“普安红”向品牌化迈进
充分利用普安县“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普安红—中华文化名茶”四块国字号招牌,集中打造“普安红”区域品牌和“普安红”系列公共品牌。2016年以来,举办茶事活动和各种展销活动100余次,通过重点品牌引领、公共品牌跟进方式,促进企业集聚,构建黔茶品牌系列。对新开设的“普安红”专卖店,经验收合格,省内补助5~8万元,省外补助10万元。目前,全国有“普安红”销售中心(专卖店)56个、销售专柜100家。
三、“普安红”的现状
(一)基地建设及发展规划情况
全县茶园总面积14.3万亩,投产茶园面积9.1万亩。通过无公害茶园面积认证10.409万亩,有机认证茶园面积0.42万亩。主要茶叶品种:四球古茶、黔湄601、云南大叶、福鼎大白、龙井43、乌牛早、安吉白茶、黄金芽等。2018年至2020年,以“一园两区三带”(“一园”指的是“白叶一号”感恩茶园;“两区”指的是江西坡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青山古茶树植核心区;“三带”指的是罗汉—新店—精隆产业带、地瓜—江西坡产业带、江西坡—高棉—白沙产业带)为茶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规划每年新植茶园面积5万亩;到2020年,全县茶园面积将达到30万亩。
(二)产值产量及品牌培育情况
全县涉茶企业(合作社)151家,其中从事茶叶生产企业(合作社)共88家(公司18家,合作社35家,茶叶生产加工小作坊35家,同时具备食品和茶叶生产能力企业(合作社)63家。现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州级龙头企业9家,省级扶贫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家。普安现有茶园总面积14.3万亩,投产面积9.1万亩,有正山堂·普安红等茶企(合作社)151家,2018年实现茶青亩产值6020元,干茶总产量7150吨,茶叶综合产值11.6亿元,带动7022户茶农户均增收4.6万元,惠及贫困户2354户9766人。其中“普安红”茶园基地面积6.6万亩,产量2900吨(含红碎茶1500吨),综合产值8.7亿元,平均市场销售价格150元/斤(红条茶284元/斤,红碎茶25元/斤)。
2015年以来,普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普安红品培育,先后获得“普安红茶”“普安四球茶”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和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截至目前,已授权8家企业生产“普安红”,分为普安红特级、一级和二级;有黔小茶、普江、贵康源、深山隐士简能、曼河谷、布依福娘、娅雅洛等18个系列。举办茶事和各种推荐展销活动100余次,“普安红”的知名度和品牌效益明显提升,以“普安红”系列产品畅销至上海、北京、台湾等城市,出口至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越南等多个国家。普安红碎茶作为全国维也纳酒店专用茶,全国有1800余家酒店,25万间房间,每月销售收入达500万元左右。
(三)荣誉取得情况
2015年至今,连续四年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2017年7月,取得“贵州省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证书”,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普安县“中国茶文化之乡”美誉,生产的“普安红”被评为“中华文化名茶”。9月,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委会授予普安县“十大魅力茶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我县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12月,“普安红茶”获“2017年贵州省最具营销创意公用品牌”。2018年3月,被授予“黔茶第一春”称号。2018年10月,在普安成立“中国红茶联盟”,并现场发布《中国红茶联盟普安宣言》。
(四)助农增收情况
“普安红”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着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帮助农户多种渠道实现收益。一是农户通过流转土地给企业种植茶园,每亩可直接获取300元左右的流转费。二是农户通过以茶园入股公司(合作社),每亩可年度分红700元左右。三是农户通过采摘茶青销售给企业,每亩可收入4420元左右(单芽产量30斤/亩,均价40元/斤;一芽一叶、一芽二芽产量100斤/亩,均价10元/斤;一芽三叶产量400斤/亩,均价1.3元/斤;夏秋茶产量3000斤/亩,均价1.1元/斤;生产成本1600元/亩)。四是农户将茶园作为茶企固定原料基地,与企业签订茶青收购合同,年底可享受销售量5%的返利。有了以上四种增收方式保障,让广大群众成为了“普安红”产业发展的受益者。
四、经验与启示
(一)基地规模持续增长
全县茶园总面积14.3万亩,投产茶园面积9.1万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产业扶贫,普安茶园面积得以迅速增长,2012年至2017年,新增茶园7.9万亩。2018年,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每个乡镇(街道)都要打造高标准规范化示范基地,示范带动全县5万亩茶园基地建设。
(二)长短结合增加收入
在新店镇新植茶园内实施4000亩花生套种,其余乡镇重点围绕茶园示范点来实施花生、绿肥、三叶草套种工作。并邀请省农科院和州农委专家实地进行指导,确保套种得好、套种得活、套种出效益,增加茶农收入。
(三)龙头带动效益明显
在正山堂、宏鑫、富洪、叶之初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茶产业产值逐年攀升,茶叶收入已成为贫困户重要经济支撑。2016年成功研发出“正山堂·普安红”系列产品,并在贵阳举办了产品发布会。2017年3月,贵州正山堂普安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2018年,共开发以黔小茶为贵州优质红茶代表的产品4个系列17款产品,产量12.1吨,产值2170万元,无偿发放生产物资19万元,带动茶农增收52万元。
(四)茶叶质量稳步提高
巩固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成果,对茶叶种植、茶园管理、茶叶加工严格要求。一是以江西坡镇万亩茶叶基地、地瓜“白叶一号”基地为基础,重点打造5000亩有机肥替代化肥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县14.3万亩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二是对2018年5万亩茶园基地建设用地进行土壤检测,符合茶叶种植条件方可种植。三是对违规施用农药“零容忍”。例如,对江西坡镇细寨村上红星组向艳琼户施用违禁农药0.2亩茶园强制铲除,依法进行顶额处罚,将其列为“失信茶农”,通报镇辖区内各茶企及合作社,禁止各企业收购向艳琼户生产的茶青。四是制作过程中工序规范,叶不落地,做出的茶干净,泡茶时不用洗茶即可饮用。
(五)销售市场逐步拓展
近年来,得益于品牌影响力的提升,现有普安红专卖店56家,普安红专柜100余个。宏鑫茶业公司已在深圳建立了“普安红”全球营销中心(占地1500平方米),高薪聘请了280人,主攻产品研发、电子商务、品牌推广,瞄准国际国内市场开展业务。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布依人家茶叶专业合作社)一边苦练内功,将几个分厂进行升级改造扩大产能,一边积极拓展市场。本土的富洪茶叶、布依福娘茶业等也在纷纷攻城略地,各出奇招拓展市场。
(六)利益联结趋完善
一是吸纳就业型。贫困户将土地或茶园流转给公司,公司以每年200~800元/亩支付给贫困户,让贫困户有稳定的收益,招聘贫困户到基地就业,让贫困户成为产业工人,增加收入。二是辐射带动型。现已辐射带动4个乡镇1000多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17户)和40多家合作社建设茶园2万余亩,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每年在收购茶青时均比市场价高2角钱,今年贫困户仅销售茶青人均收入就达4000元,高的突破1万元。
(七)政策支持有成效
出台“普安红”茶产业优惠政策,种植茶叶每亩补助1800元;农户连片种植茶叶50亩以上的,奖励2000元;企业或合作社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相对集中连片种植茶叶2000亩以上的,奖励1万元;新开设“普安红”专卖店的,县内补助5万元、省内县外补助8万元、省外补助10万元。2017年,申请茶产业项目基金5.5亿元,用于茶全产业链建设,分2期建设,第一期基金已到位2亿元,用于支持老茶园提质增效、加工能力提升等产业链建设。按照我县茶产业发展规划,2019年,我县编制了《普安县15万亩茶产业全产业链建设项目(第一期5万亩)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贵州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57500.00万元,已上报相关资料。
(八)“白叶一号”助推脱贫攻坚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优、先富帮后富”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州有关工作部署,在国务院扶贫办和浙江省黄杜村的关心支持下,普安县被列为白叶一号茶苗受捐地,共计2000亩,覆盖地瓜镇、白沙乡2个乡镇10个村(社区)贫困户862户2577人。“白叶一号”工程按照村社合一运行机制(即:龙头企业主体实施茶园建设、管理、销售经营、扩大生产、利润分配;专业合作社牵头全员入社、联产承包、生产竞赛;贫困农户参与管理、因人设岗、折股分红)来运作,“两建三看四要”(即:建好管理队伍和管理体系;定期巡查,坚持三看,一看叶、二看草、三看茶苗少不少;掌握“追肥、亮脚、揭膜、清沟”四要点,追肥要及时,茶苗要“亮脚”,揭膜要科学,清沟要适当)来管护,“三建四享”(即:政府引建、企业参建、合作社主建;按照“6355”的方式进行利益分配,实现四方共享,贫困户共享60%、企业共享30%、合作社共享5%、土地流转共享5%)带贫减贫,确保取得实效。目前,茶苗全部定植完成,成活率98%以上,正在开展管护工作,长势喜人。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抓好茶叶基地建设,抓好总书记签批捐赠的2000亩“白叶一号工程”,打造茶叶观光园,推进茶旅一体化,积极推进“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本文为形象展示内容。